1.癌癥是什么
癌癥是日本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在日本,每3個人中就會有1人因“癌癥”死亡。
并且癌癥的死亡率還有逐年增加的傾向。與其他的疾病不同,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男性中每2人會有1人患癌,而女性則每5人中有2人患癌。
一般來說,提到癌癥,都會有“不治之癥”的聯想。并且癌癥的治療要承受很多痛苦,還伴有頭發掉落等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因此易容易引起恐慌。而且,不僅僅是癌癥患者本人,患者的親屬、朋友也會飽受身心的煎熬。
關于癌癥治療和預防的知識日進月歩。我們每個人都有了解這些新知識的必要。
癌癥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人體每日會產生3000個以上的癌細胞
人體大約有60兆個細胞,正常的細胞遺傳子受致癌物質、放射線等影響而損傷,如果細胞的修復機能低下,這些細胞就會轉化為“變異細胞”。這些“變異細胞”受癌化的影響會變成癌細胞。而癌癥就是這些“變異細胞”的無秩序癌化突增導致的,我們人體中有每天都會產生3000個以上的癌細胞。這些是澳大利亞免疫細胞學者弗蘭克伯內特的研究中提出的,他在1960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當癌的直徑長到約1cm左右的大小時就可以用肉眼觀察到。長到這個大小要分裂約30次,通常需要花費5~10年的時間。直徑1cm的癌中大約含有10億個癌細胞,癌細胞會成倍的分裂增加,1cm的癌再分裂約10次左右就能夠長到10cm的大小。
我們的身體每日都會分裂產生大量的癌細胞,卻并沒有患上癌癥,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實際上,這是由于體內的免疫機能運作,將早期的癌細胞排除并消滅了。
2.癌癥與免疫
免疫保護了身體免受癌癥和病原體的侵害
我們的身體常常會受到細菌、病毒等形成的各種各樣病原體的侵害。雖然這些病原體會通過我們日常的飲食、呼吸等進入體內,但是身體能夠識別出這些“異物”,并具備排除消滅它們的機能。這個機能就被稱為免疫機能。
我們能夠在不患重病的情況下正常生活,正是因為身體中與生俱來的這個防御病原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中起到中心作用的細胞集團被稱為“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會直接或間接的攻擊那些對于身體來說危險的病原體和異常細胞。比如被入侵的細菌、病毒所感染的細胞;細胞遺傳子因受到損傷而變異成的癌細胞等……可以說是防御身體至關重要的“戰斗部隊”。這其中又分為對入侵體內的異物無差別反應的自然免疫(非特異的)和對特定異物反應的獲得免疫(特異的)。
雖然被稱為免疫細胞,但是其中也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有直接攻擊異物的細胞;有負責傳遞異物情報的細胞;有針對不同異物做出不同攻擊指示的細胞……這些細胞各司其職,建立起一個密切的“細胞互聯網”,共同組成了保護身體的免疫系統機能。
但是,由于壓力和高齡化等原因,人體的免疫機能下降,無法再排除消滅癌細胞,癌細胞不斷的分裂增殖最終會產生“癌癥”。
利用身體的這種免疫機制治療癌癥的方法稱為“免疫細胞療法”。
?
保護身體的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的種類與職責
血液中含有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成分。實際上,白血球就是免疫細胞。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全部都是骨髓制造的。所有血細胞的來源細胞是具有分化多樣性的“多樣性造血干細胞”,它能夠分化成不同種類的細胞。多樣性造血干細胞會分化“免疫系干細胞”和“骨髓系干細胞”,然后免疫系干細胞又分化了γδT細胞、NK細胞、CTL、輔助T細胞等……骨髓干細胞分化了樹狀細胞等……。
?
γδT細胞
是一種既能殺傷癌細胞,腫瘤干細胞,又能識別癌抗原的免疫細胞。由海老名博士初發現。
NK細胞
經常在血液中巡邏,一旦發現細菌病毒感染的細胞或癌細胞等異物,就會立刻發起攻擊,是癌細胞的天敵
CTL(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獲取敵人情報并展開攻擊的細胞,雖然攻擊力非常強,但是只能攻擊部分的癌細胞,它的弱點是也會攻擊正常的細胞。
輔助T細胞
能夠察覺敵人,并喚醒正在休息的攻擊細胞,下達攻擊命令。
樹狀細胞(抗原提示細胞)
免疫的司令塔。教導和加強攻擊細胞的能力。察覺異物并發出“存在敵人”的信息,屬于獲得免疫集團的細胞。
3.免疫細胞療法是什么?
免疫細胞療法是利用身體本身的免疫機制,將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增殖強化之后再經靜脈回輸體內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免疫細胞療法中,因所利用的細胞種類及培養數等各不相同,所以日本全國又分為幾大不同種類的療法。

4.免疫細胞療法的種類
免疫細胞BAK療法
?
免疫細胞的“BAK療法”是利用NK細胞與γδT細胞(CD56陽性)特性,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法。
NK細胞和γδT細胞(CD56陽性)與CTL、樹狀細胞不同,它們能夠識別正常細胞,并攻擊異常細胞和癌細胞。就像司令塔與攻擊部隊一樣,并不劃分固定的職責,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細胞,可以完成識別到攻擊的所有工作。而且能夠識別出癌細胞隱藏的標記并攻擊。
所以即使癌細胞為了逃離攻擊,隱藏自身的標記,也還是會被識別出來。因此能夠取得非常可觀的治療效果。
通常免疫細胞療法需要培養大約10~60億個細胞,而BAK療法的免疫細胞會增殖到約100億個。比較來說,有增殖約2~10倍的可能。此外,BAK療法的專利技術會使所增殖、培養的免疫細胞活性化,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對癌細胞的攻擊力。
樹狀細胞療法
?
樹狀細胞療法是利用樹狀細胞的能力,只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樹狀細胞能夠標記癌細胞的特征,并將情報傳遞給T細胞。T細胞本是攻擊那些被病毒感染而突然變異的異常細胞,但是如果接收到了樹狀細胞所傳遞的情報,就會變成CTL(輔助T細胞),從而能夠識別并攻擊癌細胞。樹狀細胞療法就是利用這個機制,在體外給樹狀細胞標記出癌細胞的特征再回輸體內,使輔助T細胞狙擊癌細胞。
癌細胞為了逃脫攻擊,會產生被稱為“HLA-1”的標記來隱藏自身。一旦產生“HLA-1”,樹狀細胞就無法識別出癌細胞,輔助T細胞也無法進行攻擊了。因此,事前需要進行癌組織上是否產生“HLA-1”的檢查。
CTL療法
?
CTL療法是利用T細胞的能力,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是對采取的T細胞進行人工的癌細胞特征標記,從而達到細胞活性化的療法。為了使T細胞
認清癌細胞特征,分為使用患者自身的癌細胞和使用人造抗原2種方法。
具體操作是首先從患者的體內提取樹狀細胞和T細胞,使用患者自身的癌細胞或者人工合成的抗原誘導T細胞標記癌細胞的特征,再通過免疫細胞的培養、增殖,使T細胞分化擴增成具有強大殺傷力的CTL細胞,再經靜脈回輸體內。從而有效的發揮免疫效應,達到清除病毒和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

Q1:什么癌癥是免疫細胞療法的治療對象?
A:除了“血液癌癥”,幾乎所有的癌癥都是免疫治療法的治療對象。
由于要在血液中培養免疫細胞,所以除了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血液癌癥”之外,幾乎所有的癌癥都是免疫細胞療法的治療對象。
不受癌癥轉移、復發的影響,而且無論患者的癌癥處于哪個病期(癌癥階段),都可以進行免疫細胞療法。但是,在身體免疫力還處于良好的時期,越早進行治療效果越好。
不過,對于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因為病毒自體有增殖的風險,所以不適用于免疫細胞療法。
Q2:免疫細胞療法能夠與手術、放射線療法、抗癌劑并用嗎?
A:與其他的治療手段并用,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一般來說,免疫細胞療法可以與其他的治療手段并行,而且會獲得不錯的協同效果。
雖然免疫細胞療法不能夠達到“消滅”大的癌癥的效果,但是對于抑制癌癥的進程,沒有擴散轉移的微小癌癥來說,治療效果十分可觀。
免疫細胞療法與其他的治療法并行,不僅能夠使局部的微小癌癥弱化,還能夠抑制癌癥發展的病程,從身體內部攻擊癌細胞,達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會減輕免疫力低下所帶來的副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與抗癌劑和放射線治療并行時,需要考慮到相互治療的進程。
Q3:免疫細胞療法有什么副作用?
A:除了輕微的發熱,基本沒有其他的副作用。
免疫細胞療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機制,幾乎不會產生排斥反應和副作用。
一部分的患者會在治療當日出現發熱,體溫到38度的情況,這是由于免疫活性化引起的,翌日就會恢復正常的體溫。
而且,進行細胞免疫療法無需入院治療,只需要采血→點滴等簡單的通院治療,給患者帶來的身心負擔小也是細胞免疫療法的一大特征。
Q4:免疫細胞BAK療法能夠達到怎樣的治療效果?
A:對于免疫力功能還沒有完全衰退的患者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延命效果。
根據免疫機構所測定的血液檢查項目a1-AG*以96mg/dl為基準,可以分為基準以上和基準未滿的患者,對于晚期癌癥a1-AG且未滿96mg/dl基準的患者,具有非常顯著的延命效果。從接受免疫細胞BAK療法開始,平均可以延長壽命約49.2個月。
但是,對于a1-AG ?96mg/dl基準以上的患者,治療無法恢復患者的免疫力,遺憾的是不會達到延長壽命的效果。
所以,在免疫力降低之前盡早接受治療才是最關鍵的。
※a1-AG
主要在肝臟中產生,當體內組織損傷、感染,造成炎癥使免疫機能降低,營養狀態惡化時a1-AG就會增加。伴隨肺癌、肝細胞癌等病態的細胞增殖時,a1-AG增加得更為顯著。是了解患者的免疫狀態的最佳指標。標準值為96mg/dl,分為96mg/dl以上的免疫抑制患者y和未滿96mg/dl的免疫反應性患者,需要根據數值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