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治療困難、預后不佳,但預防卻不難,簡單來說,就是不要
①抽煙
②喝酒
③嚼檳榔
④常吃喝太燙食物或飲料
⑤常吃腌漬、加工食品(內含亞硝酸會傷害食道黏膜),以避免長期刺激食道黏膜。
如果抽煙、喝酒又吃檳榔,加乘效果會讓罹癌風險倍增。中年男性如果「香(煙)檳酒」不離口,食道黏膜長期被刺激,罹癌風險自然提高。
臨床上看到抽煙、喝酒的食道癌病人病灶多在食道中下段,但吃檳榔的人病灶會往上移,表示手術時要切除的食道愈多,而且病灶愈靠近氣管,可切除的空間愈小,手術難度高,而且可能沒辦法切得很干凈。「煙、酒、檳榔很難戒,但一定要戒,」他語重心長地說。
臺灣人罹患的食道癌九成以上屬鱗狀細胞癌,多與煙、酒、檳榔有關;西方人則多屬腺癌,多與胃食道逆流有關。還有曾誤食強酸強堿(或以此自殺)的人,因食道曾遭灼傷,罹癌的風險都較高。建議上述族群定期到胃腸科做胃鏡,或健檢時加做胃鏡。

早期難察覺,發現多晚期
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明顯癥狀。食道是有彈性的管腔,罹癌初期不影響食物通過,不會有什么感覺。當腫瘤阻塞住食道的六、七成,開始感到吞咽困難,診斷出來通常已屬3、4期,有局部擴散或遠端轉移。
食道癌的主要癥狀是「漸進式的吞咽困難」:一開始咽不下固體食物,慢慢連流質食物(如稀飯)也吞不下,最后連喝水、吞口水都覺得困難。而因為食不下咽,往往造成營養不良、體重明顯減輕。
其他癥狀還有:食物逆流進入氣管(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嘔吐、咳嗽、胸痛、聲音沙啞或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