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比冬季還容易受涼!?
?「夏天身體會受涼?搞錯了,你說的是冬天吧?」很多人聽到這個說法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其實空調與寒冷的食物導致的「夏季受涼」與「寒冷對腸道的傷害」是不容忽視的。寒涼體質的人更需要警惕夏季受涼。因為寒涼體質的人多腹部受涼,而腹部的寒涼又會導致腸道寒涼。其實“受傷”的不止是腸道。還可能誘發自律神經紊亂、失眠與心情低落,以及女性的月經不調。由此可見,夏季受涼產生的惡果不可小覷。
◆ VS. 白天的空調
…一進空調房「涼涼的太舒服了?」大家先不要這樣感嘆!在空調房里穿著單薄的話是不可取的。只要稍微覺得冷,一定要多披一件衣服。多一件少一件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要保護腹部不要受涼。另外,在空調房里無需攝取過多水分,若要補水的話首選溫水。首先,手腳變涼的話就是身體受涼的征兆。雖然常說26度是對人體、對環境最有利的溫度。但不要拘泥于溫度數字,把空調調到最適合自己的的溫度吧。
◆ VS. 夜晚的空調
…不要驚訝于「夏天居然穿長褲」。家里的長輩常常會叮囑:“夏天再熱也不能整夜開空調”。其實若要在漫長的黑夜與炎熱作斗爭的話、反而不能很好的休息而蓄積疲勞、反而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學習怎樣與空調“和平相處”才是關鍵。要注意睡覺時的保暖,穿稍薄的長衣長褲、使用春秋薄被,再注意腹部保暖就可以有效地保護好內臟不受寒涼。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可以將空調恒溫,再使用風扇使室內空氣流動,這樣就能夠很好地控制室溫。要注意面部受涼的話,會有面部神經麻痹的風險,不要直接吹電風扇。
◆ VS. 夏季的飲食
…熱食也可能讓身體受涼!夏天因為貪涼而吃太多冷飲的話是不可取的。很多人認為食物的寒涼與溫度有關,其實不僅如此,食物是否寒涼還與其成分有關。也就是說如何選擇食物很重要。例如、發酵類的茶可以溫暖身體、冰茶與冰烏龍茶都是很好的選擇。可可之中也有溫暖身體的成分,因此吃冷飲的最佳選擇是巧克力口味。生姜對人體也有好處,可以選擇生姜汽水。小豆有利尿作用可在夏季稍多食用,吃冷飲也可以選擇多加豆沙。再熱的咖啡也會使身體寒涼,選擇飲品時要避開牛奶、大麥茶、啤酒等寒涼飲品。
◆ VS. 夏季蔬菜
…「什么!? 西紅柿屬寒性? 那我就不吃了」先等等!茄子、西紅柿、黃瓜等夏季蔬菜確實含有寒涼的成分。在冷氣沒有普及的的時代,確實食用這些食物會有利于夏季的健康管理。而現如今的時代,反而要防止因食用過多寒性蔬菜而引起的身體寒涼癥狀。中醫把食物分陰陽,怎樣將寒涼的陰性食物轉為陽性呢?具體做法就是加熱或者加調味料。例如,番茄可以炒著吃,茄子可以烤著吃,黃瓜可以蘸醬吃。像西瓜這樣的涼性水果,可以加鹽(撒少量鹽可以更好地品出西瓜的甜味)或加糖來食用。
◆VS. 炎熱
…即使再熱身體也很少出汗! 真的很困擾!有些寒涼體質卻又怕熱的人,通常是由于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所以不容易出汗。這種情況下就要強制讓身體出汗了。運動與泡澡都是很好的選擇。但筆者推薦的方法是飲用生姜紅茶,喝完生養紅茶后做30個蹲起,然后去泡澡,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寒涼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