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癥患者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到底價格高昂的原研藥和價格低廉卻與原研藥功效相差無幾的仿制藥有什么區別?畢竟這些藥的價格直接決定了一個癌癥患者能不能用得起藥,今天jms國際醫療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原研藥、仿制藥有什么不同。

原研藥和仿制藥是什么
原研藥指原創性的、自主開發的、新的藥品。由擁有藥品專利權的企業進行生產。例如由英國阿斯利康公司生產的用于治療肺癌的靶向藥——奧希替尼AZD9291,就是典型的國內已上市的進口原研藥,價格在51000元/月左右。仿制藥指非原創性的、只是對原研藥的主要成分進行復制。生產企業對藥品沒有專利權。價格通常不到原研藥的1/5,甚至更低。仿制藥與原研藥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具有生物等效性,且在劑型、規格及給藥途徑等方面也與原研藥一致。
原研藥和仿制藥在質量和療效的區別?
實際上是幾乎沒有區別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定義,仿制藥是一種醫藥產品,通常用來與原研藥互換使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仿制藥是與被仿制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具有降低醫療支出,提高藥品可及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等重要經濟和社會效益。因而,理論上,任何已被證明生物等效的仿制藥都是可以與原研藥互換使用的。
2012年9月16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推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差距問題工作者年度報告》。在這份年報中,以相當長的篇幅推介仿制藥的重要意義,認為仿制藥產業的發展,是第三世界國家提高衛生水平、改善民眾健康狀態的重要保證,并對印度等國加強生產低成本仿制藥的努力給予贊賞和肯定。報告稱,“印度仿制藥業主要面向出口,因此在過渡期內已成為第三世界的藥房”。
但在某些特別情況下,比如用于危急情況時的藥物,和對于治療指數狹窄的藥物,特別是神經系統、免疫抑制、抗凝血劑及抗心律失常方面的藥物,用仿制藥替換原研藥具有一定風險性,仍建議盡量使用原研藥。

為什么原研藥貴而仿制藥卻低廉的多?
因為開發新藥需要經過研發、臨床試驗等階段,耗資巨大(一個新藥的研發要花10~15 年的時間, 平均投入為 8億美元),而且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如政策變化、嚴重不良反應、抗生素快速耐藥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還未收回成本即退市。所以,在專利期內的進口藥,可以高額定價;過了專利期的進口藥,仍以所謂“原研藥”的名義,繼續保持高定價。
而仿制藥一般只需要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不需要做大規模的臨床和研究試驗(因為原研藥時已做過),所以在很多方面都節省下了資金,使得價格遠低于原研藥。
注意,仿制藥也有假藥
印度一直有著“世界藥房”之稱,藥品價格為全球最低,一直受到貧窮患者和人道醫療組織的歡迎。尤其是仿制藥產業十分發達,一般來說,西方國家昂貴藥品一經上市,印度制藥企業在本國專利法保護下就可以仿制同類產品。這主要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強硬態度,他們堅定不移地執行著“藥物強制許可制度”。簡單說,就是把西方的專利保護法規扔到一邊,為廣大低收入者仿制出最新最有效的藥物。
在高額利益驅使下,仿制藥的生產很快成為了印度的支柱產業。但是由于印度藥品市場監管松懈,有些藥品的審核是在邦一級當局完成的。一些并不完全具備生產資質的公司也加入其中,生產出了大量劣質仿制藥,在印度本地被稱為假藥。據《印度時報》報道,2014 年印度消費的藥中 25% 為劣質仿制藥,劣質仿制藥市場范圍在 2017 年將到達 100 億美金。這一類劣質仿制藥生產企業被當地稱為“壞公司”,所生產的仿制藥相當于國內的“三無”產物。

仿制藥和劣質仿制藥的幾點區別
1、藥品生產
其主要成分都是復制原研藥,但是原料的純度、其余成分的添加和制造工藝上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降低成本和售價,提高利潤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但是,以上三點的不同將會直接導致藥物進入靶組織的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影響治療效果。
2、藥品安全性
印度正規仿制藥也會做臨床試驗,但是時間不長和病例的全面性比原研藥低很多。而劣質仿制藥幾乎不會做臨床試驗,其實際效果和毒副反應完全無從驗證。
3、藥品銷售
由于劣質仿制藥成本更低、利潤空間更大等原因造成大量國內藥品代購大軍蜂擁而起,而以代購為名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也不在少數。不懂行情的人不但會因為藥物品質差而耽誤病情,并且因為售后服務無法保障,即使上當受騙,患者維權難度也較大,最終身體、經濟兩方面吃虧。

JMS國際醫療提醒您:
在面對藥品選擇時,如果有條件還是盡量選擇原研藥,畢竟在藥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來說,原研藥的藥性要比仿制藥穩定的多。
如果在經濟條件確實不允許的情況下,仿制藥也不失為一種理智的選擇,畢竟兩種藥品的成分和性能幾乎毫無區別。不過在購買仿制藥的時候千萬不要一味的追求價格低,更應該選擇可靠的藥品渠道咨詢服務提供商。它們更能確保藥品品質和售后服務,萬不可相信個人代購行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和你聊天背后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