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視是看不到遠方,老花是近處不清楚。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傳言:「近視可以抵消老花」,是不是有了近視就就真的不會老花呢?
事實上,雖然近視、遠視與老花分別有不同的定義,但無論近視或遠視,都會在40歲后慢慢出現老花癥狀。
人類眼睛的構造生來就是要看遠方,若看遠時,遠方物體不能成像于視網膜上,稱為「屈光不正」。而屈光不正當中,影像呈現在視網膜前為近視;呈現在視網膜后則為遠視。

然而眼睛不可能只看遠方,當看近物時,就要靠眼睛的睫狀肌,將視網膜后的影像拉回到視網膜上。這種睫狀肌收縮的能力為調節力,會因長時間看近物,使睫狀肌持續收縮而僵硬麻痺。通常40歲過后,調節力會逐漸下降,導致看近的影像模糊,即為老花。
簡單來說,近視、遠視是指看遠處時,影像相對視網膜的位置;而老花是指看近時調節聚焦的能力,兩者截然不同。
近視性老花,需同時配近視、老花鏡片

近視的人也會有老花,當看遠時,物體成像落在視網膜前,看近時調節力又不夠,即為「近視性老花」。
隨著年齡增加,近視度數不會改變,但老花度數卻會增加,有可能在老花的某一年齡階段,近視的度數剛好與老花增加的度數相同,才會有「近視抵消老花」的說法。
事實上,近視仍然存在,且當老花度數逐年增加,還是會出現看近物不清楚的問題。因此,近視性老花患者,不僅需要配戴老花鏡片以減輕眼睛負擔,原本的近視眼鏡也不能丟。

而遠視會比近視者更早感覺到調節力的喪失及老花的到來。因為遠視的人原本影像已經落在視網膜后,看近時影像落在更后面,且由于眼睛更需要調節力,當老花來臨時,眼睛常會脹痛或不舒服。
提醒大家,不論原本是近視或遠視,若出現老花的癥狀,都要到眼科測量老花度數,再將老花鏡片配在近視、遠視鏡片的下方多焦鏡片,讓眼鏡能夠兼顧看近、看遠,達到最好的矯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