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癥數據《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達429萬,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也就是說,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癥。

如果說,一個人活到到85歲,那么他的患癌風險36%;
大多數人在40歲之后癌癥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甲狀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癥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癥。

為什么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防癌”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
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最后是意識的問題。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于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癥治療。
而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癥的原因。所以,雖然現狀許多醫學專家都在呼吁科學防癌,可是過了這么多年,但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做預防。
談癌色變,已經是一種常態,可是盡管很多人知道癌癥恐怖,但卻沒多少人真真正正會打心里想著預防它。否則,人們就不會對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等等習慣置之不理。日本在治癌防癌這一塊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除了治療手段之外,其實日本人更具備防癌意識!《朝日新聞》曾報道過,日本人過來35歲就會每隔兩三年做一次癌癥早期篩查體檢。反觀我國,又有多少人重視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