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應該是全人類的一大共同特征!但是,同樣是肉,世界衛生組織將紅肉列為2A級的「可能致癌物」行列之中,認為紅肉吃太多與各國腸癌人口逐年增加有很大的關系,而為什麼白肉卻能安然躲過黑名單的指控?營養師表示,關鍵就在于紅肉中的2類營養成分!一樣是肉,為什麼多吃紅肉的致癌風險高?大腸直腸癌連續多年位居國人癌癥好發率的前列,醫學界認為「多肉少蔬果」的飲食型態是禍首之一,就連世界衛生組織也在去年點名「紅肉」,認為可能是造成全球大腸直腸癌、胰臟癌和前列腺癌人口攀升的諸多風險因子之一。肉類食物可以供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和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什麼唯獨紅肉被列為致癌黑名單?千喜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邱詩涵表示,相較于白肉,紅肉致癌風險較高的原因,以營養組成來分析,主要有2個以下原因:第一、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牛、豬、羊等4隻腳的家畜,肉在未煮熟前呈現紅色,因此被稱為「紅肉」;魚、蝦、貝類等沒有腳的海鮮,以及2隻腳的雞、鵝等家禽類,則屬于「白肉」。相較于白肉,紅肉的整體脂肪含量較高,一旦吃得太多,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身體自由基也會跟著變多,并且糾眾攻擊正常細胞,引發發炎反應,提高演變成腸癌的風險。第二、紅肉內含2種特殊胺基酸。比起白肉,紅肉含有較大量的兩種特殊胺基酸,即為「苯丙胺酸」及「肌胺酸」,研究發現這兩者經過150℃的高溫烹調后,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不僅會導致大腸癌,也會提高女性乳癌...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4
瀏覽次數:59
如果用一朵花來形容女人的話,20歲前是含苞待放,30歲前是燦爛盛開,40歲之時則是開懷怒放!因此,女人四十,最成熟風韻有女人味!當然了,這朵花能否做最后的怒放,那還得看自己會不會保護自己了!相關研究發現,女性乳癌人口自40歲開始快速激增。營養師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中年女性常常面臨家庭和事業兩頭燒的困境,但千萬不要因為忙碌而忘了照顧健康,若發現自己的生活符合5大情況,可能是乳癌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提高警覺!若發現自己符合以下5個指標,代表可能是乳癌的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就醫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和治療。指標1/偏愛高脂飲食: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吃烤肉、燒烤,其實這些高熱量、高油脂的煎炸食物,女性朋友若常常攝取,尤其是動物性脂肪,不但會有肥胖和高血脂的隱憂,也可能提高乳癌的風險。這是因為高脂食物在腸道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可能致癌的動情激素,而這些動情激素常被儲存在乳房的脂肪組織,久而久之也就容易引爆乳房細胞病變的炸彈。指標2/高纖蔬果吃太少:女性朋友們,務必養成每天至少3份蔬菜和2份水果的飲食習慣。挑選蔬果時,應以多樣化和均衡為原則,但可適度增加紅色食物和十字花科蔬菜。研究發現,紅色食物,例如:番茄、甜菜、櫻桃和西瓜等,含有珍貴的茄紅素,有降低乳癌風險的保健效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白菜和高麗菜,則有含硫化合物,可減少體內的動情激素,抑制乳癌細胞的產生。指標3/乳癌家族病史...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0
瀏覽次數:54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有一項調查認為,導致肥胖的原因不僅是能量攝入量和是否運動的問題,還與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有關,而且進食速度越快的人越胖。一直以來,進食過快和晚餐過晚被大家公認為不利于身體健康,易導致肥胖。對于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現代人來說,難度甚大。不過,有些時候僅是注意一下飲食習慣即能有所改善。進食過快無疑是肥胖的根源,但是,為什么會發胖呢?一般認為與大腦里的飽食中樞有關。就餐時,胃里堆積一定量的食物后會將信號傳給大腦。可是,進食過快的人在大腦收到信號之前,又攝入了超過必要數量的食物。大阪大學磯博康教授等人的調查顯示,進食過快且過飽的人與細嚼慢咽的人相比,肥胖概率要高。只是,除了飽食中樞外似乎還有其他的原因。或許和食物種類有關,越是進食過快的人,攝入的食物纖維就越少。關于進食速度,神奈川工科大學的教授認為,用餐時只嚼兩三口就咽下去,會品嘗不到食物原有的味道。食物里含有表面的味道和從內部滲出來的內在味道。做到好好咀嚼、仔細品味的話,少量的食物便能增加胃的滿足感和飽食感。實驗證明,慢慢咀嚼的女性其體重呈現出下降趨勢,少量的食物便能有飽食感。但對于男性,僅僅靠增加咀嚼次數卻無助于降低體重。而減少進食量,卻又會讓人感覺饑餓,因此重要的是有意識的將進食量控在“八分飽”。雖然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但體重稍微下降一點兒,就會有動力持續下去。不管怎么說,吃飯時細嚼慢咽...
發布時間:
2018
-
04
-
19
瀏覽次數:48
清明假期之后緊接著就是五一勞動節假期了,不少平時忙于工作的朋友都會利用節假日出門放松,大吃大喝。烤肉是個很大的誘惑,但是很多人不禁擔心:“總說燒烤食物易產生致癌物,難道就要告別美味的烤肉了嗎?”營養師強調,燒烤食物其實并不是不能吃,而是應該選擇適合的食材以及用對正確的烤肉方式,掌握這5個小技巧,就能避免癌癥找上門。高溫烤肉恐有致癌物 少碰加工肉品營養師指出,俗話語說:“一家烤肉萬家香”,在美食的誘惑下,烤肉漸漸成為家家戶戶每到節假日,相約親友一同享受的必要活動。然而,許多研究證實: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在高溫100℃長時間燒烤下,會裂變產生致癌物質,例如: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丙烯胺、糖化終產物、異環胺等,且加工肉品中用以確保食品安全的添加物「亞硝酸鹽」,經由胃酸分解再與胺類食物結合形成亞硝胺致癌物,這些都可能增加罹患胃癌、大腸結腸癌、乳癌等的風險。同時,烤肉時最大的迷思就屬食材放上烤盤就要馬上使用烤肉醬料,高溫會導致醬料產生化學變化,釋放致癌物質,因此。建議待食材熟后再使用烤肉醬料,使用醬料也不宜過多,薄薄一層即可。健康烤肉 5小步遠離致癌物營養師強調,想要享受烤肉樂趣,但又不想讓高油高熱量的食材影響身體健康,你需要注意以下5小步:1.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烤肉時可搭配蔬菜一起烤,如洗凈后的萵苣包裹肉類、奶油金針菇、蔬菜串燒等,或飲用新鮮蔬果汁,增加纖維攝取,蔬菜、水果富含...
發布時間:
2018
-
04
-
17
瀏覽次數:62
假期相信親朋好友都會圍爐吃飯,難免喝酒助興,一般喜好飲酒的人,常喜歡酒后微醺的感覺,沉醉在飄飄然的無壓力狀態中,但飲酒過量,或喝得過快過猛,都有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喝酒會傷肝,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人認為“喝酒不臉紅,代表肝臟好?”那么這到底是真?還是假?飲酒不過量 酒后注意保暖除了B型、C型肝炎、脂肪肝及其他有肝臟病史者絕對不能喝酒外,一般人的飲酒建議量,則是每天最多330毫升的純酒精,換算成酒精濃度5度的啤酒,大約可以喝2瓶左右。如果過量又熬夜,便會使肝臟負擔過大。此外,飲用酒精濃度較高的高梁酒、威士忌,都只能喝1小杯,若發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就應停止飲用,不要逞強。而且酒精在體內會使血管擴張,飲用時身體不斷散熱,因此酒后應注意保暖,否則容易失溫感冒。酗酒傷肝腦 與喝酒不臉紅無關雖然有些研究指出,適量飲用紅酒,可攝取到具抗氧化功能的多酚物質,但喝過量的酒精,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肝臟,可能導致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據統計,若每天攝取酒精80克以上,連續10年后罹患肝病的機率是100%,還會增加肝癌的罹患率。除了傷肝外,攝取酒精也會傷害腦部、神經及心血管系統,以及導致胰臟炎,對健康的好處其實極有限。許多人誤以為“喝酒不臉紅,代表肝臟好?”專家表示,酒精在人體代謝后會產生「乙醛」,使血管擴張,體質上代謝乙醛能力較差的人,比較容易臉紅或心悸,與肝臟功能好壞無關。而臉不紅、表面無異狀的人,常自覺...
發布時間:
2018
-
04
-
13
瀏覽次數:73
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因長時間盯著屏幕,常有肩頸酸痛的困擾,因此許多人都會藉由「轉脖子」達到舒緩,不過近日卻有一名物理治療師表示,這樣的方式簡直就是「自殘」,「就算你沒有骨刺的問題,也會摩擦出骨刺來!」時常在YouTube介紹醫學知識的物理治療師「三個字SunGuts」,3月25日上傳了一段「你不知道的冷姿勢」的視頻,視頻中他警告網友們「別再轉脖子了,這是種自殘行為!」他表示,很多人都以為肩頸酸痛時,稍微轉動脖子能夠有效緩解酸痛,但實際上,這樣的行為恐怕會讓「骨刺摩斷神經」,嚴重甚至可能會全身癱瘓。這位物理治療師解釋道,因為頸椎內有條神經專門連接通訊大腦去控制四肢,但很多人以為肩頸酸痛時轉動脖子能把凹窩的關節面清乾凈,但實際上,這樣的姿勢只會壓迫到神經根,因此常常會聽到脖子發出「喀」的一聲。他還詳細解釋:「轉脖子這個動作是違反人體工學的,它算是一個自殘的動作,雖然你在當下會覺得被疏通了什么,感覺到舒暢。但其實不然,它會讓你的骨頭被摩擦,甚至是神經被摩擦。」他強調,如果長時間通過轉動脖子達到舒緩,「就算你沒有骨刺的問題,它也會被摩擦出骨刺來。」因此,他建議,如果肩頸不適,可以利用「收下巴」去拉伸后頸的肌肉,「千萬不要做往后仰,還有往后加側倒的動作,這些動作會讓你的神經比較容易受到壓迫,對你的脖子就比較不好了。」
發布時間:
2018
-
04
-
12
瀏覽次數:106
又到了三四月份,櫻花燦爛的季節。這時就會有很多小伙伴都收拾好行囊,準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此次的目的地就是——日本。大阪管區氣象臺已于3月26日宣布,觀測到大阪市中央區的染井吉野櫻花滿開。這是自1953年開始觀測以來,滿開時間最早的一次。據悉,比往年早了10日之多。在此之前,2002年的3月28日為最早記錄。(大川流淌于大阪中心地區,其沿岸公園中的櫻花行道樹,因拍攝照片及散步的人們而熱鬧非凡)據氣象臺表示,位于大阪城公園·西之丸庭園的指標樹已八分開。據悉,可認為是因近來數日持續4月上旬水平的氣溫,造成開花提早。約4300棵櫻樹圍繞著大阪城一齊開放,最佳賞櫻位置是天守閣的八層瞭望臺,既可遠眺大阪市市容,更可將大阪城的絢爛櫻花盡收眼底。天守閣西邊的丸庭園栽種著600多棵以染井吉野為主的櫻花,每年4月上旬會舉辦“觀櫻之夜”。櫻花最初生長于我國喜馬拉雅山地區,后傳至日本。時過境遷,櫻花逐漸成為日本文化的標簽。日本是狹長的島國,南北氣候差異很大,櫻花由溫暖的日本列島南端向北方依次開放,櫻花開放猶如鋒面雨,因此形成一條由南向北推進的 " 櫻前線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櫻花愛好者們都會趁此機會追趕 " 櫻前線 " 北上,飽覽各地風光,盡享最獨具特色的“櫻吹雪”和“夜櫻”等盛景。整個日本國漫天沉浸在浪漫的櫻花氣息里。每年的三月中旬到五月初,日本...
發布時間:
2018
-
04
-
11
瀏覽次數:93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都有質的提高。拿農村來說,五六年前是每家都有一輛摩托車,而現在則是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一臺代步小轎車。收入的提高,使得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而養生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防癌!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老年人防癌必不可少的食物,大家趕緊收藏吧。大蒜是公認的防癌食物,有明顯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了亞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在很多人眼里,木瓜都是豐胸、減肥的良品。其實,木瓜里面含有的維生素A可是在水果中最高的,而且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蘋果高出四十多倍。常常吃木瓜不但能分解脂肪,幫我們把人體內的多余脂肪排出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消化功能,便秘的老人家宜多吃。吃洋蔥能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重要的是洋蔥中含有一種櫟皮素的物質,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經常吃橙子有預防癌癥的作用,橙子這種水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就是人體的天然衛士,可以阻止多種病菌對人體的侵襲,另外橙子這種水果還可以清除人體中的有害自由基,有效的控制癌細胞的生成與再生,起到預防癌癥和減輕癌癥癥狀的作用。番茄含番茄紅素及胡蘿卜素,它們都是抗氧化劑,特別是番茄紅素,能中和體內自由基,對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時對預...
發布時間:
2018
-
04
-
08
瀏覽次數:42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于健走在日本的文章,覺得非常有意義,尤其是那些整天都在辦公室坐著辦公的白領們更應該看一看,學一學!健走,對日本人來說,不僅可以促進健康,也可以感受風吹云走、鳥叫蟲鳴,發掘大自然的奧秘。日本寫實報導作家柳原和子清晨5點就「開走」,她穿過京都市立動物園,在金戒光明寺合手靜禱后,繞進真如堂、吉田山的灌木林、綠蔭遮掩的哲學之道,最后回到住家附近的南禪寺,整個路程約一小時半。每週一次,她還會搭電車往京都北邊的鞍馬山,健走蜿蜒的登山小道,走完全程后,在鞍馬溫泉享受一下露天溫泉。這樣的生活,從五年前她得知罹患卵巢癌,自東京遷居到京都后才開始。日本推廣健走的雜志《WalkingMagazine》在12月號報導她的故事,指出「她經過一年的抗癌藥劑治療,選擇以糙米菜食及健走做為代替療法」,還介紹她的新書《我的癌癥養生飯》。《WalkingMagazine》每一期除了介紹名人健走故事之外,還介紹值得一游的健走行程,例如歷史文學中的舞臺,或是都市中的古巷小道,為「健走」加進健身之外的趣味要素。樂在其中根據《NIKKEINET》網站報導,日本中、老年的民眾,三個人中有一個人每日健走。值得注意的是,健走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已經從「追求健康」轉變為「樂在其中」的運動──在開車或搭電車時一瞬即逝的風景、聽不到的鳥叫蟲鳴、感受不到的風吹云走,都將成為步行中發掘自然奧秘的驚喜。日本許多地方政府常在連...
發布時間:
2018
-
04
-
04
瀏覽次數:90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條件,比較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的癥狀,尤其是中年女性,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導致一些列的內分泌失調癥狀。那么內分泌失調要如何調理呢?內分泌失調容易導致女性肌膚惡化,如女性肌膚上忽然出現一些色斑、青春痘以及面色發暗等問題,則應該警惕內分泌失調。并且,內分泌失調也可造成女性肥胖。女性內分泌失調尤其是性激素水平下降,可致使女性發生白發、早衰等癥狀表現。女性內分失調如果沒有及時調理治療,則長期如此,其也可導致女性不孕,因而不孕也是其一種常見癥狀。內分泌失調如何調理1.內分泌失調的飲食調理日常飲食結構要注意營養均衡,食物品種要多樣。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油炸、膨化、腌制食品。芝麻、花生、核桃等干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E,對調節內分泌狀況有很好的幫助。2.內分泌失調的情緒調理不少女性朋友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精神狀態不佳也會加重內分泌失調的癥狀,因此要學會釋放壓力,調節情緒,盡量讓自己保持愉悅的心境。3.內分泌失調的日常調理內分泌失調患者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三餐定時、避免熬夜,同時要注意保持一定量的運動鍛煉,這樣才能改善亞健康狀態,穩定內分泌水平。4.內分泌失調的運動調理內分泌失調患者每天至少要保持半小時的運動時間,可以進行慢跑、散步、健身操等,不僅有助放松身心,還能起到減肥的效果。5.內分泌失調的性生活調理有研究顯示,性生活與女性的...
發布時間:
2018
-
04
-
03
瀏覽次數:81
相信不少人都被鼻塞問題困擾吧。小編就是常年因為季節性鼻塞而困擾。若鼻塞情況持續,有可能并非是因為傷風或感冒引起,而是鼻中隔彎曲和鼻下甲肥大。鼻中隔是鼻腔中間的軟骨薄壁,位于兩邊鼻道之間,作用為分隔鼻腔。當鼻中隔移位時,鼻腔通道便會變窄,若彎曲情況嚴重,更會阻塞鼻腔,減少氣流,導致呼吸困難。耳鼻喉專科醫生表示,鼻中隔彎曲(Deviated Nasal Septum)的患者在呼吸時,通過的氣流會因為鼻中隔彎曲而有所改變,導致乾燥、結痂或出血。“患者可能在胎兒發育期間鼻子結構成形就出現了問題,或嬰兒在分娩過程中鼻子被擠壓到、或是鼻子曾受到外來的撞擊,最常見是沖擊較大的運動包括籃球、搏擊及欖球等,也有些患者是因為用鼻吸入毒品而導致。”專家解釋。不少患者出現失眠不過,大多數患者并沒有察覺到自己患上鼻中隔彎曲,因為它的癥狀并不明顯,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上鼻中隔彎曲,可留意這幾個狀況:首先,可檢查自己鼻塞時是否長期有一邊鼻孔堵塞,而且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過敏性鼻炎發作時,鼻腔粘膜會腫脹可能會使鼻塞情況變得更明顯;另外,可留意自己是否較易流鼻血、面部出現疼痛、睡眠時有呼吸困難等。不要小看鼻塞的影響,當出現鼻塞時,患者的鼻腔會有腫脹感,而且會因長期用口呼吸而導致口腔及咽喉水分易于散失,造成口干。另外,鼻塞亦會影響睡眠質量,不少患者都出現失眠。因此,絕對不要小看簡單癥狀如鼻塞所帶來的后果。找出鼻塞真正原因要...
發布時間:
2018
-
03
-
29
瀏覽次數:85
春天這個季節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很痛苦的,為什么呢?因為春季很容易出現濕疹。而濕疹會讓皮膚又紅又癢,無比難受。而且濕疹是一種相當困難診斷的病癥,在臨床只要是無法被明確診斷的皮膚發炎癥狀,多被歸為「濕疹」,加上其治療困難,醫師們通常把這種病比喻成垃圾病。春天空氣濕度高、氣溫忽高忽低,是濕疹的好發季節,要預防發作,一定要做好體質的調理。濕疹大多都難治?不僅病人對濕疹感到難以忍受,就連醫生對濕疹這種病都覺得很頭大。因為濕疹不僅難治療,易復發,而且相同的病癥很可能不同的醫生的診斷完全不同。有人可能認為是濕疹,有人可能認為是過敏。但是,其實是過敏還是濕疹不重要,怎么治療,能不能治好這才是關鍵的。而要防止濕疹一再復發,建議除了落實基本的少接觸過敏源、少暴露在塵蟎環境、勤清洗和更換床罩與窗簾、不熬夜等生活習慣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把體質調理好!常見濕疹體質有哪些?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肘彎和腳彎等容易流汗的部位,或是衣物摩擦的部位,因此在中醫又叫「四彎風」。但除此之外,濕疹本身也是一種血管發炎性疾病,可能發生在手肘和膝蓋窩以外的其他身體部位,調理和治療前應仔細辯證。大致來說,中醫將濕疹分為痰濕、寒濕、濕熱、血熱等4類體質,而根據這四種體質,癥狀特性和調理方法也有所不同:1、痰濕體質:如果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分長期蓄積在體內排不出就容易形成「痰」,進而在環境濕度高或天氣變冷時就會誘發濕疹。這類族群...
發布時間:
2018
-
03
-
27
瀏覽次數:60